上半年自然灾害致307人死亡失踪

时间:2025-07-17 15:16:00

2025年6月28日,贵州省凯里市巴拉河洪水上涨,沿河民房被淹。(视觉中国|供图)

2025年7月15日上午,应急管理部召开发布会,通报上半年全国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情况。

上半年,全国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8562起、死亡8079人,同比分别下降22.9%、17.8%。其中,发生重大事故4起、死亡70人,同比分别下降20%、25.5%;发生较大事故172起、死亡634人,同比分别下降6.5%、9.7%,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应急管理部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申展利表示:“总的看,尽管上半年全国事故总量、较大事故、重特大事故均同比下降,但安全生产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2025年上半年,自然灾害以地震、洪涝和地质灾害为主,风雹、干旱、台风、低温冷冻和雪灾、森林火灾等也有不同程度发生。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2503.7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死亡失踪307人,紧急转移安置62万人次,倒塌房屋2.96万间,损坏房屋34.72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2182.9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541.1亿元。

应急管理部防汛抗旱司司长徐宪彪介绍,2025年入汛以来,全国大江大河没有发生超警或者编号洪水,汛情总体平稳,但是局地极端暴雨多发,有些地方特别是南方发生的灾害还是比较严重的。

总的来看,汛情和灾情主要有降水前少后多,阶段性比较明显;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灾害频发;洪涝灾情总体偏轻等三个特点。

到目前为止,全国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总的是略偏少,接近常年。3、4月份,特别是4月份降水尤其偏少,5月份以后逐步增多,所以就出现了先旱后涝,旱涝急转和旱涝并存的特点。

徐宪彪表示,2025年6月17日到23日,这轮降雨是今年以来最强的,广东、湖南、贵州因为局地暴雨引发了比较严重的汛情或灾情。广东怀集、湖南桑植、贵州榕江等县城因超标准洪水受淹。此外,广西、甘肃、河南因为局地山洪灾害也造成了人员伤亡。

洪涝灾害一共造成了1132万人次受灾,101人死亡失踪,48.2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直接经济损失510亿元,占整个自然灾害损失的90%以上。与近5年同期均值相比,分别下降了66.4%、19.1%、67.7%和47.2%。

每年7月的下半月和8月的上半月简称为“七下八上”,这一个月时间是我国主汛期最重要的阶段。徐宪彪表示,在这个阶段内,北方降雨最集中,强度最大,极端暴雨发生的概率也比较大;南方特别是长江和淮河历史上的大洪水也是在这个时期,同时台风进入活跃期。所以,在这个时间阶段内,全国的防汛防台风任务繁重且艰巨。

预计2025年“七下八上”期间,全国降水呈现“南北多、长江少”的特点。同时,登陆的台风数量接近常年。

徐宪彪解释,所谓“南多”指的是华南、西南的南部多;所谓的“北多”指的是华北、西北和东北多,预计珠江、黄河、海河、辽河等流域可能会出现较重的汛情;所谓“长江少”指的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特别是重庆、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省份可能会高温少雨,出现旱情。预计有2-3个台风登陆我国,有的台风不排除登陆以后会北上,严重影响北方地区。

南方周末记者 李桂

责编 钱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