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到7月25日,由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主办的2025国际零碳城市乡村与零碳建筑大会暨技术设备博览会(简称“国际零碳大会”)在北京首钢国际会展中心召开。会上,中建三局发布了“零碳智慧运营平台”,为推进城市更新和绿色发展提供了核心科技支撑。

该平台如同建筑的“数字能源大脑”,可精准追踪楼宇能耗,仅需5分钟即可生成园区运营的碳足迹图谱。通过现场技术人员展示,在平板终端,位于武汉的中建科技产业园的光伏发电、微电网、负荷能效、储能状态等核心指标清晰呈现,并可形成建筑的动态“综合能源使用报告”。
中建三局天工云碳事业团队负责人杨秋昊介绍,该平台的核心技术突破在于其“微电网柔性调度系统”。系统将建筑视作一个微型能源网络,通过强大的物联感知网络和AI调优算法,可提前数小时乃至数天精准预测建筑用能需求及可再生能源发电情况。基于预测结果,实施动态优化策略,不仅显著提升了分布式能源消纳率和绿电自给率,还通过削峰填谷有效降低了整体用能成本。以中建科技产业园为例,自零碳智慧运营平台在该园试运行以来,园区整体降碳效果达30%,同时实现了园区24小时零碳运行。
“传统节能算法多聚焦于单体设备的精细化控制,而零碳智慧运营平台创新性地融合了建筑机理模型与人工智能技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刘晓华教授介绍,支撑智慧调度的底层是建筑节能算法创新,零碳智慧运营平台实现了从“单点优化”到“全局协同”、从“被动响应”到“预测调控”的突破。这种系统级的协同优化与动态调控能力,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绿色低碳建造分会副秘书长赵聪聪表示:“当建筑具备‘精打细算’的智慧,切入产业园是很好的契机,城市迈向零碳未来的步伐将更加坚实。”据悉,零碳智慧运营平台已面向全国产业园区开放,预计未来三年将助力超千万平方米建筑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丰家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