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讯 5月21日,中国民用航空青岛空中交通管理站与山航股份有限公司举行“联合培训基地”揭牌暨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此次合作旨在落实民航强国战略,提升安全运行能力,为青岛地区首次将空管行业和航空公司培训交流进行深度链接,拉开了双方在民航人才培养及协同发展领域深度合作的崭新帷幕。
根据协议,双方将围绕管制与飞行技术协同、特情处置能力提升、青年人才培养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通过建立常态化互访机制,包括飞行员与管制员互派模拟机训练、生产岗位跟班交流、联合科研开发等方式,促进专业融合,实现“飞行意图”与“管制指令”的高效互通。

山航总飞行师金鑫表示,安全是民航的生命线,协同是突破瓶颈的关键。联合培训基地将重点推进三大任务:一是构建双向赋能培训体系。每月互派人员开展管制模拟机与飞行模拟机联合训练,强化实战技能。二是开发情景沉浸式训练模块。针对雷暴、低能见度等极端天气,优化特情处置流程,抢占“黄金30秒”决策窗口。三是打造数据驱动安全生态。整合QAR飞行数据与空管运行数据,建立智能诊断平台,推动风险管控向事前预警转型。此外,双方将联合开展8期业务讲座,涵盖青岛区域运行、复杂气象管制等核心课题。
青岛空管站副站长(主持工作)孙利强表示,青岛空管站与山东航空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双方精诚合作已近三十载,始终将安全运行作为共同坚守的生命线。近年来,空管站持续推进“智慧空管”建设,通过科技创新赋能安全管理,优化运行流程,提升管制员专业技能,致力于为青岛辖区航空用户提供更安全、更高效、更优质的空中交通服务,为民航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期待双方以此次合作为新起点,保持“情深、意浓、长久”的心态,共同打造民航产学研合作的典范,树立行业创新发展标杆,为民航强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与会代表实地参观了山航B737全动模拟机及机组联合复训大厅,体验了航空器特情处置训练场景。
联合培训基地将借助真实作业场景,围绕飞行技术、空中交通管制、航空服务等多个领域开展系统培训,再通过模拟场景、案例分析、专家授课、现场教学、岗位互换等多种方式,让学员们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不断提升专业技能,进而能以从容之姿应对民航运行中复杂多变的各类状况。
值得一提的是,青岛空管站与山航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开展了丰富多彩且富有成效的活动,为此次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2012年6月,青岛空管站团委组织青岛地区空管、航司和机场开展“三员交流”活动。2023年,管制员走进飞行模拟驾驶舱,飞行员来到胶东塔台和管制大厅,实地感受对方工作环境。2024年,双方开启技术资源的整合,“三员交流”活动进入2.0版本。管制员给飞行学员开展8次相关主题授课,飞行员为管制员开展交通报警和防撞系统TCAS培训,双方分别在飞行模拟机和管制模拟机上深入探讨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促进管制飞行融合,为飞行安全保驾护航。当前,随着联合培训基地成立,“三员交流”活动开启3.0升级版本,实现安全理念与管理智慧的深度融合。
未来,双方将以联合培训基地为平台,进一步强化在安全管理、运行保障等关键环节的携手合作,齐心应对民航发展道路上的重重挑战,在HUD增强视景系统验证、RNP导航数据优化等领域深化合作,为民航高质量发展探索“青岛经验”。(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建亮 通讯员 段皎 张海成/文 曹鑫/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