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开幕。广东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包”如约而至。
当日下午,广东省新闻办发布了一揽子87条政策措施,覆盖影视、演艺市场、动漫影视、网络游戏、电子竞技、网络视听等6个领域,全力激活广东文化产业市场潜力、投资热力。
据统计,广东是我国文化产业第一大省,文化产业规模总量连续22年居全国首位。2024年,全省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2.5万亿元,约占全国1/6;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日益壮大,文化新业态营业收入9150亿元,增长10.5%,在数字创意、动漫游戏、网络视听、数字文化创作等领域形成较强竞争优势。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广东着眼锻造长板、补齐短板,选取6个领域分类制定政策文件,其中多次提及广州,赋予广州文化产业一系列新定位、利好,广州文化产业迎来了新的重大发展机遇。据悉,广州、深圳等地市也将出台配套政策。

“政策包”凸显七大创新方向
据介绍,广东此次发布“政策包”,旨在以用好政策之力激发文化产业发展的创新创造活力、凝聚发展动能。具体而言,“政策包”有7大创新。
一是突出扶持精品生产。抓住创作生产、精品奖补“两头”,分门别类支持原创精品。
二是突出全产业链扶持。建构产业链上下贯通、各环节衔接的政策“闭环”,着力构建良好生态。如动漫影视政策覆盖扶持原创IP孵化、剧本创作、前沿技术应用、发行放映、衍生开发等各个环节。
三是突出大湾区协同联动。注重发挥广州、深圳双核引领作用,强化与港澳产业协调,优化产业空间和载体布局。如演艺政策明确促进粤港澳三地演艺资源互通、演艺活动巡回落地。
四是突出鼓励前沿技术应用。积极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有效机制,构造新体验、催生新业态。如网络视听政策提出探索机器人技术在表演艺术、舞台道具、幕后制作等应用场景的创新。
五是突出支持文化出海。打造出海品牌,培育出海集群,鼓励到东南亚、南太平洋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开展文化贸易。如演艺政策鼓励粤产演艺精品海外巡演;网络游戏政策鼓励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岭南文化、现代流行文化等优质内容融入游戏创作,孵化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创IP。
六是突出人才引进培养。结合“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联合高校、职院(技校)等,多渠道培育引进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和青年人才。如电子竞技政策吸引国际国内赛事冠军选手、知名俱乐部管理人员、顶级赛事运营人员等高端人才到广东发展。
七是突出营造良好环境、强化服务保障。优化行政审批,搭建交易推广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健全行业组织,有效服务企业。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王纳、柯学东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马俊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