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岁的张阿婆坐在轮椅上,迎来属于她的光亮。曾经连家人递到面前的水杯都看不清,直到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上海市眼科医院)葛玲主任医师的一句话,让这个在黑暗中徘徊多年的老人鼓起勇气做手术,终于在康复后再次看清家人的笑脸。
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威胁视神经及视觉功能的眼病,也是全球首位不可逆性致盲性眼病。它是由于眼球前部充满一种叫“房水”的液体不断生成、排出受阻所致,就好比水箱的入水量超过排水量,引起眼压升高,超出个体视神经承受能力,从而压迫视神经,导致视神经萎缩和进行性视野缺损,甚至失明。
张阿婆的眼压一度高达50mmHg,远超正常数值,常年的病痛严重影响老人的生活。过去一年间,家属带着她四处奔波,辗转多家医院,始终收效甚微。
“母亲总念叨以前常德路的家附近有一个眼防所很好,医院搬迁后,我们费了好大劲才找到这里。”家属说。
面对复杂的病情,青光眼专家葛玲医生团队对老人展开全面评估:患者双眼罹患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干眼症等多重眼疾,左眼还伴有虹膜新生血管,老人还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脑梗等基础疾病,再加上超高龄,手术风险高、难度大。
面对家属的犹豫,葛玲医生的一句建议让这个家庭吃下定心丸:“如果这是我的家人,我会选择让她做手术”。
为确保手术顺利,葛玲医生团队对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制定了术前训练方案,让家属陪患者在家中模拟手术过程,增强手术配合度,减轻患者焦虑。
针对患者特殊情况,团队还定制了“个性化麻醉+术中安抚”方案,并在术中全程实施动态监护。
手术当天,局部麻醉后,老人因脑梗导致身体机能退化,又加上情绪过于紧张,产生了烦躁心理,身体在微微颤抖。医护们围在老人身旁轻声抚慰,逐步缓解其焦虑情绪,手术最终顺利完成。
术后第二天,老人的眼睛胀痛、头疼等不适消失了,更让她惊喜的是,“能看见儿子的脸了”。
在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张阿婆分阶段顺利完成青光眼手术及白内障手术。曾经她只能依靠“听声辩位”,如今已能与家人围坐看电视,术后视力从半盲状态提升至0.4-0.6,眼压基本稳定在20mmHg,彻底告别“黑暗世界”,生活质量极大改善。复诊时,她拉着葛玲医生的手,操着宁波口音,大声感谢:“好医生!好医生!”
葛玲医生说:“面对高龄患者,我们不仅要评估手术风险,更要考量患者的生活质量。张阿婆来就诊时已错过最佳时机,左眼因新生血管滋生已陷入失明状态。好在经过治疗,左眼的病痛得以解除,及时干预也让右眼视力成功保住。”
青光眼致盲具有不可逆性,一旦察觉眼部不适,要尽早前往医院检查治疗,通过早期及时干预,能有效控制青光眼病情发展,最大程度守护患者的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