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三河市人民政府_本市动态】
为扎实推进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深化北京城市副中心与北三县教育一体化建设,5月15日上午,“通州—三河”教育协同发展教研活动暨高中学科同课异构教学现场会在燕郊润德高级中学举行。
本次活动以“聚焦高考评价体系 赋能课堂质效升级”为主题,通过跨区域教学研讨与专家深度指导,探索思政教育与学科教学融合路径,为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
活动中,来自北京市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和市第二中学、燕郊润德高级中学的6名教师围绕政治、历史、地理三大学科展开精彩教学展示。在政治学科中,两地的教师以《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为主题,通过不同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历史学科的教师以《汉朝的强盛》为切入点,带领学生探究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的历史逻辑;地理学科的教师则围绕《热力环流》主题,运用实验与数据分析阐释地理原理。这些课例充分展现了两地教师对新课标的精准把握和创造性落实,为跨区域教研提供了鲜活样本。
在专家点评环节,北京市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高中部三位专家分学科进行点评指导,高度评价了两地教师“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核心素养落地生根”的教学特点,并围绕“如何构建以高考评价体系为导向的高效课堂”展开专题讲座,提出强化情境创设、注重思维进阶、深化跨学科融合等建议。
此次活动是“通州—三河”教育协同发展的生动实践,标志着两地教育合作迈入新阶段。未来,双方将持续深化资源共享、教研联动、人才共育机制,为构建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新格局贡献力量。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