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各自为战到抱团出圈 一个品牌将一片茶拧成一股绳

时间:2025-05-21 00:24:00

“有了公共品牌,我们可以再新增1亿元的夏秋茶市场。”5月9日,在安顺市西秀区苗岭屯堡古镇,谈起“汖明西秀”茶品牌,西秀区茶叶商会会长罗丽娟难掩激动。

西秀区工商联茶叶商会成立20年来,见证了西秀茶产业的发展。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商会会员们逐渐意识到,西秀区虽坐拥11万亩优质茶叶资源,但却缺少一个公信力强的公众品牌,这使得茶企各自为战,难以形成强大合力,制约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罗丽娟既是商会会长,也是西秀区占地2000余亩“浔江源”茶产业园负责人。种茶、制茶多年,罗丽娟深知品牌对于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她将这一问题反映到西秀区企业服务专班,通过专班协调,在西秀区农业农村局帮助下,1月21日,区农业农村局召集区茶叶商会及部分主要茶企负责人展开协商。

经过深入探讨,一项意义深远的决策应运而生:西秀区农业农村局协调将区农业投资有限公司注册的“汖明西秀”茶品牌转让(或授权)给茶叶商会使用管理。这一务实举措,让“汖明西秀”品牌独立于任何企业,为其广泛推广和规范使用奠定了基础。

“同时,茶叶商会将制定品牌管理办法,授权西秀区内生产茶叶企业使用,形成‘汖明西秀 企业品牌’的创新品牌模式,并实行准入条件制度,确保品牌质量与品牌声誉,合力打造西秀茶叶的公用品牌,开拓销售渠道。”西秀区农业农村局茶产业发展办公室副主任廖向前说。

有了公共品牌,还需要将公共品牌推出去。3月28日,由西秀区政府倾力打造的2025年西秀区“上春山·赏春花·品春茶”暨“汖明西秀”品牌推介及招商活动就是一次品牌推介的尝试,通过活动,西秀区不断聚焦茶产业推广与品牌招商。

活动现场,制茶大师对西秀茶产业发展优势进行全面推介,西秀区茶叶商会为来自山东、广州等地的商家展示西秀毛峰、红茶、白茶等系列产品;在“炒茶区”,茶叶在“抖捺揉捻”间翻飞成弦,阵阵清香扑鼻而来,引得现场客商连连称赞。成都云雾河谷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杨敬勇表示:“我觉得西秀茶很好,这边海拔高,高山茶的优势非常明显,我们这些年一直在和安顺茶企合作。”

西秀区用品质“敲门”,用茶香打开市场,推介会上,多家企业与西秀区达成合作意向,现场签约销售企业3家,签约金额达800万元。

“目前已经有5家茶企使用我们的‘汖明西秀’公共品牌。”罗丽娟对“汖明西秀”品牌的发展有着清晰且极具前瞻性的规划。“要通过整合‘汖明西秀’品牌,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强大的品牌合力,彻底改变过去同质化竞争的不利局面,以更统一、更有力的姿态开拓市场。在生产方向上,大胆创新,从传统名优茶逐步转向新茶饮和养生茶领域,以创新的方式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

罗丽娟告诉记者,在茶园管理上,“汖明西秀”品牌将大力提倡有机茶生产,严格加强农药和肥料管理,对老茶园进行全面改造升级,从源头上保障茶叶的高品质。在销售策略上,一方面提升绿茶品质,改进制作流程;另一方面,计划开设体验馆,让消费者能够近距离接触和体验西秀茶叶的独特魅力,增强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与了解。

除了茶香,在位于苗岭屯堡的茶浴养生馆,茶叶还开发出了新的“用法”。

“茶叶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用来泡澡可以消炎、抑菌,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罗丽娟说,但凡前来体验过的客人,都对茶浴给出了不俗评价。“这是我们对茶产业发展的一种探索,也是我们不断拓展销路的一种尝试。”

西秀区种茶、产茶历史悠久,早在明洪武年间就有规模生产茶叶的文字记载。数百年来,茶叶经济一直是当地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24年,西秀茶叶产量5180吨,产值7.29亿元,展现出强大的产业发展潜力。

未来,“汖明西秀”品牌将带着西秀的茶香与故事,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梅世桂

编辑 周强

二审 范力

三审 聂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