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榆林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施策,通过完善金融生态、畅通融资渠道、创新服务机制,着力构建“股债贷”协同发力的多元融资服务体系,切实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其间,榆林坚持以榆林金融中心建设工作为契机,按照“规划引领、政策扶持、梯度培育”思路,先后引进20余家金融机构进驻榆林,同步建成多个国家级、省级资本市场服务平台。2024年,全市累计发放相关奖补资金1346万元,惠及50余家企业及机构,逐步形成涵盖银行、证券、保险、政府基金、融资担保等在内的全业态金融服务网络。
聚焦以梯度培育打通资本市场脉络,榆林大力实施培育、辅导、上市梯次推进机制,建成专业培育基地,累计开展专题培训32场,覆盖企业超500家次。动态管理51家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现已形成2家主板上市企业、1家港交所在审企业、4家新三板挂牌企业、449家区域股权市场挂牌企业的“金字塔”格局,实现股票融资111.22亿元。债券融资取得重大突破,助力榆能集团等10家企业提升信用评级,累计发行债券720.38亿元,存量规模达261.08亿元,绿色债券、科创债券等创新工具应用成效显著。
模式创新方面,榆林探索建立信贷考核与财政存款挂钩机制,有效激发市域银行业金融机构放贷动能,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贷款余额达3451.66亿元,半年净增688.46亿元。创新推出常态化产融对接机制,积极组织开展银企对接活动,上半年累计签约授信161.22亿元,落地贷款104.43亿元。建立重点项目融资推送“直通车”,今年助力333个项目获得879.98亿元授信支持,新增贷款55.32亿元。首创助企联络员制度,建立由78名金融专员组成的联络员队伍向548户民营企业提供专业服务,先后促成融资112亿元,截至目前已放款36.84亿元。
近年来,榆林还依托“互联网+金融”智慧融资平台,系统整合市场监管、税务、人社等21个部门数据,构建企业信用精准画像。目前平台共入驻金融机构75家,上线金融产品154个,服务企业7.57万家,促成融资133.12亿元。同时创新“快强优”小微企业服务机制,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助力2.02万户企业获得贷款147.44亿元,新发放贷款利率低至3.89%;全面落实5.01亿元尽职免责资金,为3354户企业提供44.36亿元无还本续贷支持。
记者 吴杰
来源:榆林日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