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仁吉:把林芝田间的特产送到“云端”

时间:2025-07-09 18:47:00

“宝子们,咱家的苹果个大又甜,口感超棒!今天下单,价格实惠,数量有限,手慢无哦!”在自治区第二届直播电商大赛上,次仁吉以其热情洋溢的吆喝和独具特色的工布风情,吸引了众多目光。她身穿深色坎肩搭配蓝色衬衣,红润的脸庞洋溢着温暖的笑容,让人倍感亲切。凭借耳熟能详的直播网络用语,她以“林芝姑娘”的身份,成功走进了大众视野。

图为西藏自治区第二届直播电商大赛上次仁吉和母亲在直播售卖红皮土豆。

次仁吉的老家位于林芝市巴宜区布久乡嘎玛村,这里也是当年桃花节分会场所在地。虽然两个姐姐都在林芝市国企工作,但或许是这片充满诗意土地赋予她的浪漫与洒脱,次仁吉选择了与大多数人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这条路的起点,藏在亲戚的电话里。“以前住在拉萨的亲戚常给母亲打电话问‘家里现在有土豆吗’‘有酥油吗’‘这个时节苹果熟了吗’,一来二去,我便意识到林芝优质的农特产品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也发现大家对家乡这些好东西有着真切的需求。”次仁吉说道。

大学毕业后,在拉萨从事房产销售的次仁吉,心里始终惦记着家乡的土地和那些优质却难外销的农特产品,索性带着积蓄回乡,一头扎进了电商直播。

创业的滋味,起初是苦涩的。2021年次仁吉刚回乡时,家里人并不理解。他们觉得村子里的年轻人都外出务工,而她却整天在村子里拍牛羊、青稞地,家里人难以想象这样的“工作”能有什么出息。

图为次仁吉在林芝市巴宜区果若村苹果园内双手捧着装满苹果的盒子。

这样的不理解,直到一年之后才慢慢化开。2022年,次仁吉靠着共青团林芝市委组织的培训学会了剪映的简单操作,边拍边琢磨,随之,一条教大家制作草菇的美食视频意外走红,粉丝也多了起来。“我会经常看李子柒还有阿娟姐姐的视频,学着拍摄,没想到大家挺喜欢。”她笑着说,那份认可让家人渐渐松了口。

如今,次仁吉的父亲帮着带孩子,母亲成了直播搭档,两个姐姐常帮忙出主意,远在昌都的丈夫也全力支持。“全家齐上阵”的底气,让她在选品路上越走越稳。在林芝市选品时,次仁吉发现朗县的藏东桃、核桃、辣椒、苹果等农特产品品质出众,从此成为朗县的“常客”。她从挨家挨户打听“有没有好东西”,慢慢与村民成了相互信任的好朋友。“现在一去,农户们会把最好的货留着,有户人家也成了我的长期合作伙伴,帮我留意全村的好产品。”次仁吉说,“那户人家会帮我先做个筛选,挑到好的产品我就直接过去看质量,然后在现场做直播,之后到市区打包寄走。”

图为次仁吉和母亲在林芝市巴宜区果若村认真查看苹果质量。

随着选品渠道日益稳定、合作模式不断成熟,物流环节的顺畅更让她如虎添翼。当地政府为支持像次仁吉这样的助农主播,承担了40%的物流费用,每公斤10元的邮费,她个人只需支付6元,这份助力不仅减轻了她的运营压力,更打通了农特产品外销的“最后一公里”,让她的电商服务得以覆盖西藏全区,就连阿里地区的群众在她的直播间下单,也能实现3天送达。“做初级农产品销售,不少人会担心生鲜易坏、不敢邮寄,可是我觉得从农户手里收来产品卖出去特别有成就感。”现在次仁吉一场专场直播,单红皮土豆就能卖600多单,一年收入最少有100万元。

但于次仁吉而言,这份事业的意义远不止于物质收益。2023年6月底,她在朗县选品时,一位老奶奶抱着藏东桃向她求助。老奶奶家中,青壮年外出务工,孩子上学,生活十分拮据。看到老奶奶手中品质上乘的桃子,次仁吉当即决定免费为其销售,最终成功卖出200多斤。这个不求回报的举动,正是她对“助农”理念的质朴践行。

谈及未来的愿景,次仁吉眼中满是憧憬。她说:“眼下不少农特产品受季节限制明显,过了上市期便会断货。因此,我希望能在村里建设温室大棚,实现特色产品全年供应,让村民们一年四季都有稳定收入。未来,我还希望能把家乡的这些高品质的农特产品推向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

而这份对“产品持续输出”的追求,早已延伸到对家乡价值的多维挖掘。在次仁吉的镜头里,从来不只有卖货。介绍墨脱黄酒时,她会说“像青稞酒一样,没有那么苦。”语气里满是对乡土滋味的熟稔。镜头里,门巴藤帽制作手艺人指尖翻飞的专注、林芝响箭比赛里飞扬的喝彩,也都被她一一收纳。这些,都是她为传统技艺与民俗风情留下的影像。

“往后我还想多拍拍林芝的风景人文,还有那些值得被看见的非遗技艺呢。”次仁吉说这话时,宛如一位充满热忱的“家乡代言人”。她用镜头捕捉林芝的烟火气与人文风情,将农特产品的鲜美、手作技艺的精巧、山水风光的壮美一一呈现于大众眼前。这些片段拼凑在一起,便构成了一个立体而生动的林芝,既有舌尖上的清甜,也有文化里的厚重。而“林芝姑娘”的故事,仍在继续书写……

来源:西藏日报客户端